攻略
春寒料峭,记者来到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的工业重镇陕西省宝鸡市,看到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:订单旺、工人忙、信心强成为这座城市的开年图景,一批老国企积极拥抱新路径、新机制、新赛道,“智能制造”“职业经理人”等新招迭出,正为高质量发展蓄积新动能。
走进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输送管公司制管三分厂生产车间,一件件为国家重点水利工程——陕西“引汉济渭”工程打造的超大口径钢管整齐排列。放眼望去,施工现场不时焊花飞溅。仔细一看,生产线却只有工业机器人前后“奔忙”,工人们只需负责在旁监控。
(资料图)
成立于1958年的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,是我国高端油气管材研发和制造基地。近年来,这家企业积极尝试智能化转型路径,产能与质量稳步提升,产品畅销海内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“近期公司与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等国客户签订连续油管订单,目前连续油管产品出口国已扩展至16个。”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军说。
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输送管公司制管三分厂生产车间,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工作。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
如今的宝鸡,智能化车间正在许多大型国企中不断涌现,重塑制造场景。在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道岔分公司的一个智能车间,记者看到这里多个工业机器人承担了上料、焊接等重体力活,车间里明亮整洁,井然有序。“我们车间过去灰尘大、噪音大。如今有了智能化生产线,活轻松了,收入也高了,心里很舒坦。”49岁的车间工长夏雄杰说。
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道岔分公司生产车间,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工作。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
宝鸡市因三线建设而兴,一大批国有工业企业陆续在此安家落户,使宝鸡逐步成为西部地区工业基础雄厚、门类齐全的装备制造重镇。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,宝鸡众多国企纷纷在智能化转型、内部机制创新、新盈利点发掘等方面寻求突破之路,作为国内钛行业龙头之一的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。
为制造“鲶鱼效应”,从2022年下半年起,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下属企业探索试行“职业经理人”制度。在率先试点的一家复合板制造企业,原有的领导班子成员重新竞争企业负责人岗位。经过一系列激烈的竞聘环节,一位原来的副职脱颖而出,成为首位“职业经理人”。
公司企业管理运行部主任耿爱武表示,试行“职业经理人”制度目的就是通过充分放权、薪资激励、目标倒逼等措施提升企业“活力值”。“去年企业发展逆势上扬,利润同比实现大幅增长。”耿爱武说。
工人在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。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
类似的机制创新在宝鸡大型国企中屡见不鲜:为了吸引高端人才,不少企业在东部沿海城市设立研发基地,用“人才飞地”留住青年才俊;一些国企与民营企业合资成立混合所有制企业,发挥各自优势携手“闯市场”……然而在新招迭出的同时,大型国企们也不忘苦练“内功”,潜下心来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。
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,其王牌产品真空灭弧室累计销量超过800万只,是我国输变电设备领域的“单项冠军”。近几年,新能源领域的巨大潜力使这家企业开始谋划在全新赛道蓄劲发力。
“我们在生产主营产品的过程中有了充分的技术积累,为新能源储能、氢能源等领域的市场开拓增添了底气。下一步,我们计划在自主创新、智能制造、精益生产等方面全向发力,从而在更多领域成为‘单项冠军’。”公司总经理李毅说。(记者石志勇、张博文)
攻略
装备
商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