攻略
点击收听同步音频
【资料图】
心态各异缘分有别
能来到寺院,说明都是有缘的。“有缘”这两个字是具有我们传统文化的含义和佛教色彩的。有些年轻人听不懂:“啥叫有缘啊?”因为来到寺院觉得很特别,它既不是满足购物欲的商场,也不是观光的景点。寺院有很鲜明的自身色彩,它是宗教活动场所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平台,是跟文化、信仰有关的。
有心的、怀着信仰来寺院的,叫“信徒”;只是到寺院敬香的,叫“香客”;只是到寺院来看看文化层面,而对信仰、宗教层面没有兴趣的,叫“游客”。这是有区分的。一个人在心灵里搜索什么,这搜索反过来对自我是一个定位。所以同样一起来的,就有了不同的名字:有的是信徒,有的是香客,有的是游客,有的纯粹就是被动的,不知道为什么在这里,心里也并不想来寺庙。
来到这里,为什么用了“有缘”这两个字?有的哪怕是被动的,还是需要有缘,才能来这里。有的则是主动的选择。我们刚才听到孔雀的叫声,“有孔雀”是我们寺院的一个特色。这孔雀不用我们养,是野生的。它去外面原始森林般的大山里觅食,吃饱了晚上回来。所以在庙里看到孔雀的身影,不是我们用网把它罩着、圈养在这里的,是它选择在这里。大山那么大,它可以去山上,可以去树林里、竹林里,为什么在这里?它觉得这里有安全感。
以此来类比,我们每个人来到这里,心态不同,缘又有不同的。心中有一个愿望,想去寺院,那就叫信徒;听说那是座庙,就随着大家去,但他对这庙不了解,虽然好像有信仰,但是对佛教了解不是很深,那就是叫香客。
哪怕是被动的状态,也可以说“我不去,我今天有事”,是不是?有的因为身体不适,有的因为其他的事情,临时决定“我不去了啊,你们去”。还有的缘分好,本来没计划的,结果临时就决定来了,这就不仅有缘分,还有福报。没福报的人,本来在计划中的,结果也没来;有福报的人,没有计划,结果听到别人说要去,他说“我也去”。
端心正意随缘观照
为什么要把这个话题讲这么久?因为我们做人平时混混沌沌的,既不去反省自己的行为,也不会想我们的目标、心念。“是的嘛,就是这样子的嘛”,这就叫佛光。佛光就着这个事件来跟你分析,实际上佛光就照进你的生命了。
佛教具有非常缜密的逻辑,包括低级世界的逻辑排列、高维世界的时空、超越时空的层面等,涵纳了各个层面。由于我们学佛时间有长短,太高层面就不用谈了,我在讲这个话题、在分析的时候,实际上就是佛光已经在照着了,在引导我们来看看生命,看生命的足迹、动机,看自己的起心动念,那就对号入座了。
同样来到寺院,由于每个人的动机不一样,最后产生的生命结果不同。有的来了一次,收获满满;有的来了一次,觉得没啥;有的来了一次,觉得“怎么还不走呢”……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。你以为来寺院就一定得利益啊?不一定的。
以前寺院里有一只很凶的孔雀,能知道来的人有没有虔诚心,知道有的人功德很大,有的人业障很重,有时候它会打人的。有的人心态不对,念佛也不对,脸又发黑,这孔雀很厉害,不怕人,遇见状态不对的人就会打他。狗也能知道是好人还是坏人,有的人来拜佛的那没关系,有的人要是把寺庙里的东西拿走,它就要咬人了。狗和孔雀很聪明,它们都能知道。
以此缘起甘露润泽
不管有没有信仰,也不管是什么态度来到寺庙,实际上在这里喝了茶,茶就滋润到了肚子里、细胞里,那师父跟你的聊天,你回去慢慢回味,会越回味越有味道。本来觉得啰嗦,怎么眼面前的事翻来覆去讲。讲佛法是要铺垫的,就像语文课上老师要花很多时间先介绍一篇文章的背景、作者。
大家都到过寺庙,也吃过寺庙饭了,现在坐在这里喝茶,就这眼面前的事我才跟你们讲。如果这能想得明白,那整个人生就想得明白了。新的一年要做什么工作,就会多了好几种思维方式。原来师父对事情的认知、剖析、逻辑,从因到果整个的思维方式,佛法所有的精髓就在这讲述当中。就在这一件事情上能认识,那我讲得越透,你听得越懂,就一懂百懂。就怕做什么事都不求甚解,一时糊涂,就一辈子糊涂。
我们来到寺庙,由于用心程度不一样,同样听到师父的话,每个人的心灵反应不一样。有的人觉得很宝贵,听师父这一句话,回去去想,慢慢消化,消化一分,就像吃牛奶糖一样,又尝到一口甜味,这甜能滋润你一生,让你的生命一级级往上走。那时就会非常感恩那次来到寺庙,原来师父在喝茶聊天中,把宇宙里、人生里最高级的道理用最浅显的方式跟我们交流了。
——三参法师
回向
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
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
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
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
扫描二维码
关注佛教慧日公众平台
攻略
装备
商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