攻略
“中国经济当前的挑战主要是需求不足,增长乏力和预期下行,但随着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,尤其是在消费领域的各项利好政策的出台,中国经济将会进入稳健复苏阶段。”8月5日,在恒昌高端财富论坛上,与会专家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前景和下半年资产配置持乐观态度,资本市场受宽松货币政策和经济复苏影响,将维持震荡态势,结构性机会较多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在发布恒昌《2023下半年宏观经济展望及资产配置策略指引》(下称《指引》)时表示,全球经济下行风险进一步增大,全球货币周期逐渐迎来拐点。中国经济增长动能有望增强,经济复苏的斜率或将修复,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宽松基调。在此背景下,全球大类资产走势将呈现明显变化,A股大概率震荡回暖,结构性行情依然是主要演绎方式。
“疤痕效应”拖累内需
中国经济目前遇到一定的困难,主要是两方面的压力,一方面是由于三年疫情引发的“疤痕效应”对需求产生了较大的破坏,由此导致房地产行业出现一定困难,表现为居民对未来的收入缺乏信心,这一点表现最为明显的是从去年开始到今年前半年,居民超额储蓄大增,不论是普通居民还是民营企业家,都把购买力和消费能力储存起来,导致国内需求不足。所以,未来最重要的是增加居民和民营企业家的信心。
《指引》认为,总需求较弱是目前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,具体表现为商品消费特别是可选耐用消费恢复较慢。上半年商品零售总额增速为6.8%,2022年到2023年两年平均增速仅3.4%,房地产恢复较弱,拖累家居消费表现。
“消费不是刺激出来的,是居民收入和就业的函数,只有增加就业才能让消费逐步复苏。”在论坛上,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、国家高端智库中国(深圳)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发表演讲时指出,消费偏慢主要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和信心不稳有关。我国居民消费倾向有下降趋势,储蓄动机明显增强。
今年上半年,全国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65%,仍低于疫情前水平。
与此同时,今年上半年房地产景气低迷,制约房地产投资复苏,一季度房地产短暂恢复后,4月份再度回落,居民对于房地产预期没有出现根本好转,销售市场低迷。
而另一方面,国际需求也逐渐走弱,出口面临较大压力,前四个月我国产业升级明显,对东盟和俄罗斯的出口增长较快,但是自5月份以来,压力再次出现。
以上因素导致上半年物价低位徘徊。今年上半年,CPI涨幅为0.7%,食品和能源价格下行,这也是物价下跌的结构性因素,尤其是猪肉价格下行带动其他食品价格下行,而物价下行的内在原因则是需求不足。
资产价格缓慢修复
自今年7月份以来,从中央到地方,政策“礼包”齐发,促发展、稳经济、强信心。
宗良认为,随着经济持续修复以及宏观政策进一步发力,消费方面有望延续复苏态势,而投资将保持平稳增长。考虑到疫情影响下的“疤痕效应”,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回升仍需时间。基建投资仍是当前恢复经济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,有望保持较快增长;制造业投资增速将放缓,但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投资仍将是重要支撑;房地产投资仍将处于负增长区间。外需方面,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压力增大,中国出口增长面临一定压力。总体上,预计中国全年GDP增长在5.4%左右,能够实现5%左右的增长目标。
樊纲表示,尽管多重因素挑战中国经济增长,但通过国际对比,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的韧性与亮点。当世界面临高额通货膨胀时,中国价格相对较平稳;当其他国家面临贸易逆差时,中国仍是顺差;当其他国家面临汇率贬值时,中国汇率相对稳定。同时,中国金融系统整体较稳健,而智能汽车新赛道、新能源技术与设备、人工智能、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、生物医药、城市群的发展等新兴产业有望成为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。
宗良认为,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,经济潜力将被激发,基本面长期向好的趋势是确定的。2023年下半年,全球经济增速放缓、压力加大,中国出口增长面临压力,中国经济恢复将更多依赖内需。
2023年下半年,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步伐放缓或停止,全球流动性面临拐点,全球股市短期内仍将处于上行通道。但全球不确定性和低增长前景仍存,股市上行动力不足,或将维持震荡格局。A股则受经济持续恢复程度、货币环境延续宽松以及外部因素扰动减弱等因素影响,维持震荡态势,但结构性机遇犹存。而私募股权投资领域可继续关注以硬科技、新能源、创新医疗“三轮驱动”为代表的高景气、高增长、高确定性赛道。
“7月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及‘要活跃资本市场,提振投资者信心’,(这一表态)有助于提振资本市场信心。”宗良如是说。
(文章来源:华夏时报)
关键词:
攻略
装备
商城